“没有共产党,我们哪能有这么好的生活?作为一名转业军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要心怀感恩。”正式成为党员的27来,胡中山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秉持为民情怀,扎根晓庄学院后勤保卫工作的16年,他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实干的奋斗精神,践行心底的这份感恩和一名党员的光荣承诺。
坚守初心,做岗位上的螺丝钉
他像一颗螺丝钉,紧紧地拧在岗位上。2004年进入晓庄学院后勤管理处工作之后,胡中山一直保持每天7点30前到学校,遇到重要节点,则会更早。
“2018年之前,老胡一直负责食堂和校舍的维修工作,每天早上必定都来食堂看一看,看看学生吃的怎么样,提醒我们要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学生吃的安全、吃的营养。”这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也为“吃在晓庄”的好口碑打下了坚持的基础。晓庄学院方山校区学生第一食堂的工作人员都住在附近,因为工作和胡中山认识了16年,笑称他基本上是每天在食堂看到的第一个人。
接到维修电话,胡中山也总是在第一时间安排并带领师傅前去查看,尽量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他说:“学生们那么努力考到学校来,要尽可能为师生提供好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
在后勤管理处的14年,胡中山几乎很少有完全休息的时间,因为只要有学生在校,就要让孩子们有饭吃,只要食堂开张,他就必须在。2018年,胡中山轮岗到了保卫处(部),担任治安消防科科长,可以说是全年无休的岗位。他二话不说,立马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要求,每天7点30不到,就开始在校园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2021年3月初的一天晚上,某学院发生一起突发事件,老胡接到电话后赶紧穿上衣服赶到学校,等处理完已经是凌晨2点多,但是早上7点30,他还是准时出现在了学校的门岗。
2018年以来,胡中山带领同事和38名外聘人员组成的安保队伍,完成各类安全检查近40项,梳理安全隐患300余条;及时处理火情;累计保障各类大型活动和考试85场次,出动安保人员1497人次,实现安保工作零差错。三年中,“校园110”接报案件响应率100%,其中有效案件全部办结,根据数据显示,晓庄学院校园安全发案数量是江宁大学城除神学院以外最低的高校。晓庄学院保卫处(部)也因此获得全省单位治安保卫工作集体三等功,成为南京市获此殊荣的唯一一家本科高校。
牢记使命,让党旗在一线飞扬
他是一个冲锋者,关键时刻尽显担当。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祖国大地。直到疫情逐步稳定,学校陆续开学,已是4月份。开学,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几乎算得上是喜事,终于把大小熊孩子们送走,但对于保卫人员来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开始。
早在疫情发生初期,胡中山就协助部门制定了《保卫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并于1月24日上报学校,在官网上公布了《关于严格校园管理的通知》,加强校园大门进出的管控力度。后期陆续配合学校防控办制定了《南京晓庄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开学工作预案》《校园出入管控暂行规定》等文件。2月24日,学校中层正式上班,校园进出人流量变大,保卫处在执行严格校园管理的基础上,每日进校早高峰期间更加严格进出管控。
4月15至18日,晓庄学院学生错峰分批返校报到,正式复学。胡中山提前对接公安、交警部门,对当天学生顺利报道、现场安全稳定提供保障。正式开学后,保卫处联合组织部,共同组建了疫情防控“全员参与”小队,并于4月27日正式开展活动。防控小队每日由一名老师、两名学生校卫队队员以及一名安保人员组成,在全校范围尤其是南北食堂以及服务区等人员密集区进行疫情防控巡查。
从疫情开始到返校复学初期,胡中山和保卫处的同志们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家里的事情放下了,有时还会碰到不理解的老师、学生、家长,不愿意配合,甚至有比较激烈的情绪。胡中山提前给大家打“预防针”,碰到这样的事情后又安慰引导安保人员。所以保卫人员依然以工作为重,耐心细致地解释到位,有理有据有节,操作规范,确保特殊时期秩序井然。
复学返校以来,晓庄学院没有发生一起疫情防控相关的安全事件。2020年11月中旬,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后勤安全工作检查组进驻晓庄学院,对学校后勤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评估,实地考察了消防安保等重点区域及重要场所并进行了随机访谈,并给予充分肯定:“安全工作政治站位高,责任意识强,工作举措实,实践效果好。”
奉献小我,铮铮铁汉的细腻柔情
他是一个老大哥,把师生都放在心上。胡中山的其中一项工作内容是跟踪回访公安机关110报警平台接到的报警学生。近3年来,他无一遗漏地回访了报警学生近500人,每个学生通电话后胡中山都认真地做好记录,并且忍不住和他们“多唠叨几句”。
“学生一方面希望警察同志能帮忙追回被骗的财务,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学校的老师同学知道这件事。学生还年轻,各方面都还不成熟,性格也有差异,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众人眼中的“糙汉子”胡中山做起学生的沟通工作来确是十分细致,他先开导学生,消除学生受骗的阴影,接着再和学生一起剖析上当受骗的原因,劝诫学生要吃一堑长一智。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不仅安慰了学生,让他们能够安全稳定地度过这个坎,也能在沟通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日后发生更加严重的安全事件。
对单位里的年轻同事,老胡也是能帮一点就是一点,他主动要求多值班,好让年轻人早点回去忙忙家庭和孩子。文学院综合办陆小丽老师则是对老胡的厨艺津津乐道。2017年冬天的艺考,包括她在内的几个工作人员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开玩笑说不想吃盒饭,想吃家里的菜了。老胡记在了心里,当天忙完工作后,利用休息时间,亲自买菜下厨,仔细地打好包给大家送了过去。老胡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也得到过其他人的帮助,我很感恩,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传承。”
对工作上的投入让胡中山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儿子高一,正是学习的关键期,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面对漫长的假期、繁重的学业和相当的心理压力,他却几乎全天候守在了学校里。对此孩子却说:“爸爸很忙,陪我的时间的确不多,但学校里有更多的人需要他守护。爸爸是我的榜样,他用行动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叫做党员。”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功劳。成但师生在我心头,责任在我肩上。”胡中山表示,“我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无愧是一名党员的光荣身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